制造业迎机遇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7日
扩大制造业投资将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近期发生的俄乌冲突、疫情冲击供应链、国际贸易争端,表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日益严峻,需要中国建设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同时,二十大报告还指出,中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制造业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东吴证券表示,二十大报告制造强国的细分行业表述,相比2020年的十四五规划没有太多新提法,更多是相关表述的延续和强调。对偏好边际变化的资本市场来说,结论可能是制造业无太多新增提法,但制造业的政策延续性得到显著加强,视角拉长这是稳定利好,二十大制定的是未来五年以上中期战略。制造强国的明确规划是2020年的十四五规划,二十大的延续强调,标志着2020-2027制造强国将成为明确且稳定的产业主线。
同时,信达证券认为,在海外天然气价格持续高涨时,动力煤价格倒挂是中国下游制造业替代德日部分出口份额的窗口期。因为国内外煤价持续倒挂,将利好部分下游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抢占”德日的贸易份额,尤其是机械机电类产品。
中国制造确定性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年秋季峰会上表示,当前全球制造业面临极大不确定性,但是中国仍然存在一些确定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机会,消费潜力、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以及技术创新都是可以预见的发展机遇。
苗圩给出了三组数据来说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确定性。首先,从2010年到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占比持续提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地位更加凸显,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占比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达到接近30%,而同期的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占比徘徊不前。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是16.9%2015年,一度上升到17.3%,之后又有小幅的回落,涨涨跌跌。到2020年,仍然为17.3%,又回到了2010年差不多的水平。总体上来看,美国推动的制造业回流效果并不明显。他说。
其次,苗圩指出,近十年来,中国货物进出口量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1年的39.1万亿元,同期,中国货物贸易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从10.4%提升到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
此外,中美贸易冲突以前,2018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3233亿美元。2019年,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其对华贸易逆差一度有所减少,下降到2958亿美元,但是2020年又增加到3169亿美元,2021年更是大幅度增加到3965亿美元,远超2018年水平。2022年前7个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就达到2427亿美元,再创同期历史新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打贸易战”并不能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
苗圩给出的第三组数据是,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从2019年的1381.34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443.69亿美元,再到2021年的1734.80亿美元。近三年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的三连升。外资并没有离开中国,更谈不上与中国的脱钩。他说。
从微观企业来看,苗圩说,企业是最理性的,企业家是最敏锐的。有远见的企业家是绝对不会放弃在中国发展的机遇的,事实上,可以看到一批跨国企业纷纷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他举例说,最近,德国巴斯夫斥资100亿美元在广东湛江建设精细化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三大一体化的生产基地之一。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进一步追加投资上海的超级工厂。华南美国商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近八成的美资企业将在华再投资。
为进一步扩大外资流入,稳定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好发挥利用外资在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深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积极作用,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稳定制造业吸引外资规模,提升制造业吸引外资的质量,推动外资利用结构优化,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同时,制造业使用外资的持续增长,既能够通过国际大循环集聚中国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资源,又能有效服务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
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中国的机遇是不会变的。”苗圩说,消费市场潜力、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以及技术创新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其中,在绿色化转型方面,中国已经确定了2030年、2060年的双碳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同样需要从现在起,用绿色低碳的技术、装备、产品对国民经济和产业进行深度的调整和改造,这同样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巨大市场。
从技术创新来看,苗圩表示,一方面,中国从长期的出口导向更加注重外循环,正在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这一转变的影响极为深刻。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努力激励技术创新,未来不仅仅是需求端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超大的进口货物市场,也将成为供给端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和活跃极。
制造业周期到来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括两个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中国正处于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胜利之际,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既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又强调量的合理增长”。
开源证券表示,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基础和关键,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虽然二十大报告中没有给出关于经济增速具体的定量目标,但在高质量发展条件下仍需要维持一定的宏观基本面增速,同时报告中也给出了2035年的一些定性目标,包括: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2035年中国要进入高收入国家的中间梯队,或者说进入把全部高收入国家进行三等分后的中间组别。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以不变价来衡量,截至2021年中国人均GDP11188美元,虽然已经迈过1万美元的门槛,但仍低于美国(2021年,61280美元)、德国(2021年,42527美元)、法国(2021年,38210美元)、日本(2021年,35278美元)、韩国(2021年,32645美元)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中国国民收入水平大概处于什么位置呢?
世界银行把各国划分为四个收入组,包括: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从各个收入组别的门槛来看,2021年中国人均GDP水平落在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组别上下限的偏上区间,仍低于高收入国家的门槛,2021年为13205美元。
事实上,2021年中国人均GDP虽然仍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水平(42373美元),但略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水平(10055美元)。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区间,但尚未触达高收入国家水平。倘若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仍需要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或逐步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开源证券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时期,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率逐步下降等因素均将导致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这也意味着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提供足够的增长动能。
虽然二十大报告中并未提到房住不炒,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将会重拾老路,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防范风险上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逆全球化思潮、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则变得尤为重要,防止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进一步卡脖子的风险。
以研发支出来衡量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研发支出约为2.8万亿元,过去2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7.8%,其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0.95%提升至2.44%。从横向对比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研发支出仍低于世界水平且更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具备提升空间。2020年中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2.4%,而世界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63%,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分别为3.45%3.14%3.26%4.81%
未来经济的驱动力来自于哪里?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需求端来看,开源证券认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或将逐步降低对外需的依赖,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之际,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挖掘消费潜力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或将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未来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有效扩大制造业投资,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一方面,外部局势复杂多变,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限制加强,如美国对中国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出口管制等,而国内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将是未来重点的培育方向,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未来需要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方面寻找投资的新增长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另一方面,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协调发展,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中长期的战略性选择。从生产函数来看,在供给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的提升更多需要依赖创新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适应需求结构出发,供给与需求相互结合,扩大有效供给释放,在发展中实现经济的高质量转型。
其次,相比发达国家,中国消费率仍具备较大发展空间,未来仍将需要有效促进国内消费,挖掘国内消费潜力。2021年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18.5%,倘若要实现中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或将带来中国消费率的提升,未来内需将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空间的市场。
东吴证券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3年产业轮动规律,3年起点是政策选择和技术突破,周期结束多伴随着突发经济冲击。
其中,2005-2008年房地产周期:伴随2003年房地产市场化进程开启,地产行业在200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经济增长主力,直到2008年出现经济下行。
2009-2012年基建周期:随着200811月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基建投资增速快速提升,基建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直到2012年地方债务压力显现。
2013-2015年互联网周期:伴随2012年底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2013年后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中国信息技术开始崛起,以TMT为代表的创业板整体走牛,直到2015年下半年股市走跌。
2016-2018年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周期:随着201511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政策主线转向消费升级,以白酒、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板块迅速崛起,直到2018年爆发中美贸易摩擦。
东吴证券认为,2020-2027年很可能将成为制造强国周期: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2020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给出了具体的支持细分领域,二十大也再次确立了“制造强国”的中期主线,本轮制造业有望打破过去每3年左右轮换一次的产业周期。
二十大对制造业的提纲挈领均可在2020十四五规划中找到详细阐述,并可落实到具体的二级行业,制造关键概念及14个二级行业包括:
一是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其中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应行业包括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在发改委解读“十四五”规划时明确了包括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轨交设备、工程机械等。
二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应行业包括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装备、机器人、轨交装备、电力装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除上述已经提到的相关行业,“十四五”规划中介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涉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
制造业最大亮点
在政策扶持之下,中国高端制造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在经济如期回暖之下,制造业也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亮点。
10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随着疫情缓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各方面生产总体向正常化水平靠拢,GDP如期回升,当季增长3.9%,比二季度改善3.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当季增长5.2%,回升4.3个百分点。
其中,9月经济数据中制造业生产增速、投资增速表现最好,制造业增加值单月增速上行至6.1%,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继续走高至10.7%。在整体经济仍相对偏弱的背景下,制造业表现最为亮丽。
数据显示,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前值4.2%),同比显著改善,环比增长0.84%(前值0.35%),势头增强,随着极端高温天气消退、部分地区高温限电对工业生产影响减弱及部分行业需求回暖,叠加同期低基数影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加快回升。
从结构上,居民用电需求减弱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9%(前值13.6%),大幅回落,为其他产业腾挪出空间;制造业同比增长6.4%(前值3.1%),其中汽车制造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达23.7%,其余产业增速普遍加快。
从投资数据看,9月制造业投资同比累计增长10.1%(前值10%),继续走强。三季度以来,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5.9%,走高0.4个百分点,促进了制造业投资的回暖,此外产业升级和政策奖补驱动,使得高技术产业和技改领域的投资较为强劲。
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专项支持四季度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年内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招商证券表示,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随着经济增速下行,成本压力加大,制造业整体盈利承压,至20229月,制造业盈利增速已负值以明显收窄,而非上游资源制造业增速在9月开始转正。随着成本压力相对减轻,只要经济能够稳住,制造业盈利增速盈利拐点将会确立。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持续保持了较好地恢复态势,成为了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2022年以来,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局面下,制造业投资仍录得了较高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制造业投资高增
根据德邦证券的统计,从2021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分项的增速来看,制造业投资的增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高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相较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受政策层面变动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影响导致的多月增速转负,制造业投资在20208月转正以来便一直维持着正增长,且多次超预期回升。2022年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1%,增速较前两年同期复合平均增速高6.5个百分点,表现再超预期,保持了较强的韧性。

图片

 
而从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看,稳定地增长使得制造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20年的29.5%回升至2021年的31.9%,而同期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比重则分别从25.9%27.3%回落至24.8%27.1%。截至2022年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所下滑,但相较于疫情前的2019年仍有一定的提升,表明制造业投资在疫情以来的重要性有所增加。
从制造业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来看,自2021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月均拉动达到了4.05%,远高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1.37%0.32%,一直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的主要力量。而从全年来看,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录得4.90%,其中制造业投资贡献4.30%,而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贡献0.05%1.19%
2022年前8个月,在房地产投资受多重事件影响持续下行、基建投资受专项债前置持续放量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依然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前8个月拉动投资增长3.12%,仍旧高于基建投资拉动的2.62%和房地产投资拉动的-1.83%
从分行业投资增速来看,2021年以来,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六个行业的投资额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连续18个月处于同比增长的态势。此外,2022年以来,由于汽车销售的持续高景气度,汽车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投资增速也有显著提升,前8个月投资增速较2021年分别回升16.6%27.2%,远高于制造业投资整体增速。
德邦证券表示,无论是整体来看还是细分行业层面来看,制造业投资在2021年以来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尤其是2022年以来,制造业投资频频超预期,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是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利润的上升可能会激励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以获得高额回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领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大约1年,可以较好地对制造业投资的走势进行预判。
从企业利润端来看,在20205月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且保持了较强的韧性,直到2022年初才再次转负,而在此期间PPI的持续回升带动了中上游企业盈利的改善。而随着2021年下半年保供稳价、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的持续推进,大宗商品价格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延缓了企业利润增速的回落。
从出口层面来看,疫情下海外供应链的受损使中国出口方面持续高景气,对工业企业利润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数据来看,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在202010月转正以来整体保持了较高增速,而进入2021年以来,海外制造业补库存带来了量与价的齐升,使得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有所加快。在202111月以来,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在高于工业企业总体出口交货值增速的同时也保持了较强的韧性,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22年以来制造业企业利润下行的背景下为何制造业投资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在2008年以来,中国工业企业每轮库存周期的时间大约在3年左右,其中上升期约为1年左右,而下降期则为2年左右。从最近一轮制造业库存周期来看,201911月库存增速见底,制造业迎来库存周期的上升期,但疫情的爆发打断了本轮制造业企业补库存的节奏,制造业企业在2020年经历了一轮短暂的补库存和去库存的小周期。而在2021年初,制造业企业再次开启了上行周期,相较于此前几轮库存周期,本轮库存周期由于居民消费的恢复缓慢而变得相对扁平,这使得本轮库存周期中上行周期的持续时间有所加长。
企业补库存带动了产能利用率的稳步回升,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快速回升,其中2021年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录得了77.8%的历史高值,而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了80%。产能利用率的回升使得制造业企业扩张意愿有所加强,使得制造业企业投资随之回升。
其次,制造业技改投资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高增是制造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从技改投资方面来看:随着2021年以来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需求的不断提升,制造业技改投资录得了较高增速,尤其是2022年以来政策的密集部署使得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2年前8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累计增速录得12.1%,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2.1%,且占制造业投资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至41.3%,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方面来看:一方面,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在提升了医药制造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催化了人工智能、物联网、5G以及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的研发进程。另一方面,在双碳背景下,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迅猛,旺盛的需求拉动了大量的投资。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使得高技术制造业在2021年以来一直录得超过20%的高增速,远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
最后,从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来源来看,企业内外部融资均有所改善。从内部融资来看,根据央行对5000户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企业在利润端不断修复的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也趋于下行,数据显示,2021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较9月末和2020年同期分别下降0.3%1.6%。此外,企业留存收益和利润留存率也均大幅回升,2021年末企业留存收益同比增速和企业利润留存率分别录得14.2%40.1%,较2020年分别回升5.1%8.8%
从外部融资来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速,而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则是超过了30%,表明制造业企业在贷款的总量和结构上都有明显的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方向正逐步向轻工业发展,可能会发生从追求投资强度到追求投资效率的转变,这一点上会对制造业企业的投资需求造成一定影响。
制造业投资韧性
德邦证券判断,后续来看,制造业投资大概率会因为利润增速以及需求端的放缓而逐步回落,但多因素支持下预计制造业投资在年内仍能保持一定韧性。
首先,受2021年高基数以及PPI继续回落的影响,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压力较大,2021年四季度制造业两年复合增速录得高值,预计2022年四季度制造业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而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新一轮的去库存周期才刚刚开启,未来制造业企业去库存也会对利润增速形成压制,从这一方面来看,利润增速的回落将导致明年制造业投资面临下行压力。
其次,需求端的收缩也将导致制造业投资的回落。从出口层面来看,未来欧美经济的衰退将进一步对中国出口造成压制,将对中国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等中游制造业造成较大影响,而这些行业在2022年以来均为制造业投资的主要贡献者,因此,这些行业出口的回落将对制造业投资造成较大的压制。
而从企业投资意愿来看,目前企业对未来投资的预期有所下滑。从能表征企业对未来预期的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未来三个月预期)以及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未来六个月预期)来看,企业对四季度的预期有所恶化,无论是PMI相关指数还是BCI相关指数都处于2021年以来低值,这也预示着2022年四季度开始制造业投资或难以保持之前的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PMI49.2%,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48.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景气度均有所回落。
最后,留抵退税在四季度已没有太大空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202241日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至831日,制造业企业累计享受退税5377亿元,退税规模居行业首位,极大地缓解了制造业企业的压力。而财政部817日公告称,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任务已基本完成,2022年以来累计退税超2万亿元,因此四季度留抵退税规模将大幅缩减,对四季度制造业投资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德邦证券同时认为,尽管后续制造业投资有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也有一些因素表明2022年四季度制造业投资或保有一定韧性。
一方面,对于技改投资的支持政策再次出台。831日国常会提出要尽快出台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等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而928日关于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便随之落地。本次央行设立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涵盖了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而国庆期间包括山东、福建和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已经实现首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落地投放,预计四季度技改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对整体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支撑。
另一方面,在欧洲面临能源短缺的背景下,欧资企业对华投资有所增加,制造业生产有向中国加速转移的趋势。从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进一步增长,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对外资的利用有明显提高。截至8月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0.3%,结合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受能源影响较为明显的化工行业、机械设备和汽车零部件均有向中国生产转移的趋势。
916日,工信部表示,将继续推动制造业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而在920日中国举办的2022年世界制造业大会跨国公司对接会上,签约了投资总额超过324亿元的31个外资项目,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投资总额占比超过了九成。以上几点都表明外商投资在短期内会是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分行业来看,现在多数行业处于利润回落但投资仍旧景气的阶段,预计随着后续欧美需求下滑和生产景气程度的减弱,纺织服装和家具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将逐步回落;而得益于生产的高景气度以及欧洲制造业的生产转移,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德邦证券分别以工业企业利润和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为解释变量对制造业投资进行了拟合,并对后续制造业的走势进行了预测。从工业企业利润的角度,对后续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进行了线性外推,在此情形下,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将回落至6.1%;而从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的角度,以36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对912月的制造业投资增速进行了预测,在此情形下,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将回落至9.1%。而考虑到关于技改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大,四季度制造业投资仍可能保持一定韧性,不排除制造业投资全年增速超过10%的可能性。
制造业投资机会
开源证券表示,制造业投资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对象,尤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或将获得更多投资。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呈现高质量发展趋势。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由2004年的0.6万亿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4.9万亿美元。虽然201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呈现回落趋势,但截至2021年底仍有27.4%的比重,且相比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从全球视角来看,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重为5.1%,相比2012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图片

 
从结构上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较高增长,2015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显著高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20221-8月,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约为8.4%,同时高于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3.6%)和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2.7%)。

图片

 
同时,从出口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等在中国总出口中的占比较高且出口规模呈现不断扩张趋势。此外,考虑到未来经济或将呈现结构性复苏,且制造业率先修复,开源证券结合“专精特新”领域对制造业投资机会进行了筛选。
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2021年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启动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0229月工信部发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显示,自2019年培育工作开展以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累计8997家,已经接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截至2021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全年营收3.7万亿元,同比增速超30%,高于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021年为22.3%)。
开源证券结合Wind所发布的专精特新指数进一步分析A股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的具体分布情况。从市值分布来看,截至20221022日,专精特新指数成分股市值平均为79.46亿元,中位数为42.07亿元,其中市值在200亿元以下的成分股占比高达93%400亿元以下的成分股占比达97.6%
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221022日,专精特新指数成分股市值主要分布在电子(17%)、电力设备(16.6%)、医药生物(16.1%)、机械设备(12.8%)、基础化工(9.1%)、国防军工(8.5%)等新经济领域;从二级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半导体(11.8%)、电池(8.5%)、医疗器械(5.8%)、通用设备(5.4%)、军工电子(4.3%)、光伏设备(4%)、专用设备(3.9%)、生物制品(3.3%)、航空装备(3.1%)等细分行业,不仅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又符合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

开源证券认为,上述细分领域亦是符合趋势提升的附加价值行业,预计未来将会充分受益于附加价值率及其GDP结构占比双升的时代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