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点亮中国制造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1日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点

 

● 融通创新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从政策和市场双重角度来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处于发展机遇期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它们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成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基础力量。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拔节成长,既是经营主体在细分领域创新发展的结果,更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从量变到质变,走向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的重要表现。

随着我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助力中国从世界工厂迈向制造强国。

 

01

 

补链强链,锻造产业韧性新支点

 

今年2月,在福建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国内首台分布式船舶岸电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常态化连船。岸电系统是一种大功率变频电源设备,针对岸边码头等高温、高湿、高腐蚀性、大负荷冲击环境特别设计制造。相比传统岸电电源,分布式船舶岸电系统既能根据需要组网运行,又能独立给不同船舶供电,能效更高、损耗更小、占地更少。

 

“我国供电电网送到用户端的电源电压一般为10kV、50Hz的高压电,需要在岸电系统中进行高压变频转换,才能输出6kV、50Hz或6.6kV、60Hz的船用电。”开发分布式船舶岸电系统的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树林说,其中的关键技术是高压变频,这方面,国内厂家起步较晚。

 

变频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20世纪90年代,国内厂商在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自主研发。希望森兰从那时开始,确立了“科技立业”的理念,全力攻关变频技术,推动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经过20多年钻研,目前希望森兰建成了由几百项专利、专有技术构成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其产品能够实现对高端装备、智能生态、多传动控制等领域的进口替代,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司负责人何建波表示:“近年来,国际供应链稳定性面临挑战,希望森兰及时补位,有力支撑国内重大项目建设,公司的营业收入也连续实现高速增长。”

 

当下,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保障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韧性至关重要。以希望森兰为代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担当起我国制造业强链补链的角色,成为在细分领域补短板、填空白不可或缺的力量。

 

“专就是要锁定一个核心方向集中精力深耕;精就是要以工匠精神打造产品,精益求精;特就是要练就独门绝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新就是要补短锻长,谋求源头创新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首席专家杨继瑞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6月印发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原则上应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领域;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

 

由此可见,在产业导向上,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以制造业企业、制造业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企业为主,重点突出产业链属性。

 

自2019年以来,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在3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全国已经培育了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去年全年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9%。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点。

02

 

大小融通,形塑生态协同新格局

 

1月6日,国产首台精密掩膜版(FMM)INVAR卷材工艺设备,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厂内验收,发运客户投入生产。

 

FMM是OLED生产制造的核心零部件,其供应被日韩等海外制造商垄断。晶洲装备此次成功自主研发生产,对解决我国显示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全产业链装备国产化具有重要价值。

 

晶洲装备成立于2011年,初期以光伏产业湿法制程设备为主。2012年,在中国OLED行业龙头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需求引导和技术支持下,晶洲装备与其联合开发OLEDG2.5刻蚀+剥膜设备,正式进入显示产业。历经十余年发展,晶洲装备成长为国内主要的显示湿法制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客户拓展到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面板厂商。

 

晶洲装备取得的突破,是维信诺推动上中下游合力抱团、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结果。近年来,维信诺发挥显示行业链主优势,与具备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加强合作,通过创新方向引导、核心技术支持和产业链开放,助力中小企业盘活内部创新资源和产业化能力,将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引入大企业供应链体系,降低中小企业创新研发面临的潜在市场风险。

 

“融通创新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聂贤祝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质量和水平,是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

 

202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制造业大中小企业多链融通的重要载体。如中国商飞依托大飞机园促进全产业链集聚,实现“门对门”的生产关联,推动体系化技术能力布局,建成规划标准高、能级体量大的航空产业集群。中车株机聚合上下游超过300家骨干及配套企业,引领千亿产业链发展壮大,打造创新水平高、核心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广泛的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形成的生态体系中,中小企业在大企业周边区域建厂,可以为大企业提供近距离、快响应的配套产品和服务,共享产业资源,加快成长为“配套专家”。大企业通过牵引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就近配套、区域品牌联动、公共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互通、资金人才共享,有利于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经济开发区的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场景应用、共享生产要素,形成辐射300公里的汽车制造合作圈,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去年园区共有5家企业设立了省级研发平台、25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8家企业纳入扬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82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博士分析,企业群落和产业集群容易出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目前,国内大产业链集群在市场中已经通过竞争合作自然衍化形成了各自的群主、链主。未来,中国可能会以这种集群模式参与全球制造业分工和竞争。

03

 

梯度培育,锚定现代产业新未来

 

在制造业发展中,重大技术装备起到顶天的引领作用,产业基础起到立地的支撑作用。无论顶天还是立地,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之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将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争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计划培育1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他还提到,要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

 

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政策引领。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编制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施再到加速推进,可分为“摸石过河、探索实践”“总结推动、重视肯定”“指明方向、全面铺开”三阶段。每个阶段,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个行业,都分层分批出台了相应支持政策。

 

政策维度按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也有所侧重。《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三者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梯度培育体系。

 

“从高校拿着技术成果走出来的第一天起,我们在厂房、资金、市场等方面陆续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公司已从5人创业团队发展成了100余人的高新技术企业。”清华大学博士、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旭说,公司已经在电动汽车和光伏储能两个领域积累了7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供给中国中车、吉利汽车等企业,未来的目标是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得益于比较完整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丰川动力等在新兴领域创业的中小企业,有望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要素资源和发展空间。“开展梯度培育,并不意味着政府一手包办,主要是通过标准制定、政策引领,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供更好环境。”杨继瑞认为,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经过市场洗礼,才能真正走向专精特新。

 

“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在技术水平、经营管理、科技创新、人才结构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各地针对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政策导向、激励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杨继瑞分析,梯度培育模式符合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有利于不同层次的企业看清差距,明确发展方向,有助于各级各部门提高政策和服务的精准性和满意度。

 

受访专家建议,各地方可从实地调研、整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服务平台建设、生态营造等环节入手,挖掘本地中小企业现状特征、发展潜力、发展诉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整体发展思路、完善梯度培育机制,匹配要素供给所需公共服务平台,营造良好产业氛围。

 

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宋志国等人看来,从政策和市场双重角度来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处于发展机遇期。一方面,伴随配套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有更多机会实现价值创造的迭代和进化;另一方面,国内外巨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潜在需求,在新赛道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