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六大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解析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5日

导语: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战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必然选择。当前,各地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根据国家发改委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对新能源六大重点领域即光伏、氢能、风电、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的产业概况、市场前景等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新能源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必然性

新能源具有时代性、低碳性、经济性、成长性、引领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我国新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正赶上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机遇。多年来,我国新能源出现了跃升发展,构建了领先世界的新能源产业链,而且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风光电均接近于具备与火电同台竞争的优势。十八大以来,我国新能源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8%。

新能源是绿色低碳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新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清洁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劲旅”,是促进电力行业迭代升级的基本途径,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有生力量。

新能源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我国是全世界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但部分核心技术、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着眼未来发展,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和产业升级方向,将新能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成员。

新能源赛道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6日,中国一级市场新能源行业共计发生285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规模达到1077.73亿元,从融资数量及规模来看,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从融资金额规模来看,高峰期发生在2022年,共有24笔单笔10亿元以上的大额事件发生,其中单笔融资最高达182.94亿元,行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从区域来看,江苏地区是新能源领域融资最活跃的地区,2022年总部位于江苏的新能源公司融资事件占比为23%,而广东、浙江各占18%、14%;上海占13%,北京占7%,其他地区的融资事件较少。

 

新能源六大重点领域分析

 

光伏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融合发展、快速兴起的朝阳产业,也是实现制造强国和能源革命的重大关键领域。

产业概况

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超过87吉瓦,同比增长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吉瓦,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吉瓦,同比增长74.5%;出口方面,全年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光伏组件出口超过153吉瓦,同比增长55.8%;从出口区域分布看,2022年欧洲依然是最主要出口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46%,占比继续提高;国内主流企业P型PER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N型TOPCon电池初具量产规模,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造26.81%的世界新纪录。

市场前景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进入大规模、市场化、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国际上光伏产业资本在全球主要光伏制造业布局区域间加速流动,国内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发电发展空间广阔。

 

 

氢能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有效选择。

产业概况

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6月份,我国氢能相关企业有3060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580余家,增速达24.8%。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集群,以分布式能源领域、移动通信基站以及城市客运、物流等商用车型为先导开展了规模化示范运行。目前全国建成加氢站超过350座,位居全球第一。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把氢能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北京、上海、内蒙古、天津、河南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布氢能源相关专项规划。截至2023年4月底,我国氢能燃料电池累计推广量接近1.4万辆,其中商用车超过1.3万辆,商用车的推广规模全球领先,而且实现了港口、矿山、环卫、城建、公交、城际物流等重型作业及远程大宗商品运输全场景的覆盖。

市场前景

碳中和愿景下,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以脱碳加氢为代表的能源转型方向和技术变革路径更加明确。目前,氢能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绿氢,已成为构建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的重要载体。欧美、日韩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把绿氢作为未来产品发展战略,并且相继制定了最新的供应策略、应用以及降本路径,加速产业发展。

 

 

风电

 

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是支持电力系统率先脱碳,进而推动能源系统和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风电产业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重要战略选择。

产业概况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924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1800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24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比约74.3%,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25.7%。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3.48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2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726万千瓦。全国风电发电量5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利用小时数1621小时,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中,福建2053小时、新疆1920小时、蒙东1841小时、蒙西1784小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5%,青海、新疆风电利用率同比显著提升,分别达到93.1%、94.7%,同比分别提升4.3个、2.2个百分点。

市场前景

作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风电+牧场”“风电+氢能”“风电+储能”“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风电+乡村振兴”等综合能源融合发展在推动地区能源低碳转型中意义重大。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被称为“零碳”能源,可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产业概况

2022年前三季度,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262万千瓦,累计装机达40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量1129亿千瓦时。累计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和河南,分别为416万千瓦、411万千瓦、296万千瓦、284万千瓦和255万千瓦;新增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黑龙江、河南、辽宁和广西,分别为39.4万千瓦、28.6万千瓦、27.9万千瓦、23.3万千瓦和18.0万千瓦;发电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和安徽,分别为142.2亿千瓦时、115.4亿千瓦时、84.7亿千瓦时、84.0亿千瓦时和78.2亿千瓦时。

市场前景

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和能源结构调整,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逐步形成电、热、气及液体燃料等多元化发展格局,在农林废弃物和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减少城乡环境污染、推动能源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等多个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洋能

 

海洋能是指海洋中所蕴藏的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具有总蕴藏量大、可永续利用、绿色清洁等特点。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产业概况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大(管辖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000公里,海岛资源丰富(面积大于500 平方米的海岛达6900多个),在我国近岸及其毗邻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资源,能量密度位于世界前列,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据统计,我国占全球海洋能源发电储量的近1/5。其中,温差能是我国蕴藏最多的海洋能源类型,其资源可开发量估计超过13亿千瓦。我国的潮汐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2200万千瓦。现有潮流能和波浪能的可开发资源量分别约为1400万千瓦和1300万千瓦。海洋能源及其相关产业属于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力运营等上下游产业,其特点为产业链长、带动性强。

市场前景

在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海洋能源发展将成为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的关键增量。随着全球能源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海洋能因其储量巨大、资源分布广泛、不占用土地空间、绿色清洁等优势,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前沿。

地热能

 

地热能是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新能源,大力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是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的重要抓手。

产业概况

我国地热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地热能利用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全国水热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年可采资源量折合18.65亿吨标准煤,主要分布在华北、松辽、苏北、江汉、鄂尔多斯、四川等平原(盆地)以及东南沿海、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山地丘陵地区;高温地热资源发电潜力为8460兆瓦,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四川西部;埋深在3000-10000米的干热岩资源量折合856万亿吨标准煤,其中埋深在5500米以浅的折合标煤106万亿吨。整体上来说,我国地热能产业已逐步完成了从小到大、从粗放到有序发展的过渡,技术开发与装备能力逐渐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终端应用体系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

市场前景

地热能资源的利用有多种形式,如发电、供热、制冷,甚至制取高于自身温度的低压蒸汽,尾水可以提取稀有矿物元素,并且可以通过梯级利用实现多种功能,大幅提高利用率。同时,地热能不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等外界因素干扰,稳定性极强。展望未来,更广泛地因地制宜、科学开发、按需供能将成为地热能大规模发展的必然选择。